什麼是聽感評論?講白話一點就是──對聽到的聲音感受所作的評論。你也許聽過某些音響的評論,例如:「結像很好、空氣感十足」、「音場開揚」、「低頻下潛深,感覺很震撼」、「中音區的男聲表現很通透」、「高音明亮不刺耳」。本文將對這個問題,作一些簡單的介紹,提供音響入門的朋友能夠有所了解。
什麼是聽感評論?評鑑聲音,用共通的文句描述出來
如何評估聲音的品質一直是音響界重要的課題。每個音響設備如何被評價,是否有客觀的標準?這是好的喇叭?這個喇叭 CP 值很高?舉凡牽涉到產品的售價與產品本身的價值,到底是貴還是便宜?我有買對嗎?
來自市場需要
這些問題一直是消費者購買設備時經常在心中想要詢問的問題。然而面對音響,如果不是沉浸多年的玩家,其實看到琳瑯滿目的音響產品,幾乎都有不知從何下手的困擾,難道真的要以顏值來評斷?也因此,消費者需要一些可以提供判斷參考的依據,各種對音響器材的評論就成為一種引導的指南,尤其是對於動輒萬、十萬、數十萬計的Hi-End音響產品。
事實上評估音響的聲音並沒有絕對的答案,對於某些設備,如擴大機,我們也許能從功能等相對客觀比較,但是對於喇叭,有時候客觀的參數似乎並無法完全表述產品的真正價值,因為這與使用者個別感受有很大的關係。不過問題就在於,消費者或廠商都需要這些評論,因為說明產品的特點本就是銷售不可缺少的一部份。
聽感評論的方興未艾
比起音響剛發展的幾十年前,如今我們對於聲音測量的技術已經成熟許多,但對於聲音重播時品質的評估,似乎還處於停滯不前的程度。原音重現一直都是音響業界追求的目標,因為音響就是讓源自電影、戲劇、演奏、歌手等來源,能夠正確的重現,讓聽眾充分感受的設備。
我們對於聲音的描述通常是無法全面,到底音響的評估是否有一定的標準呢?如果我們以聲音的品質最為標準,那麼什麼是好的音質呢?早期普遍認為測量就是所有關於音質的答案。
John Gordon Holt 對此深表不認同,他提倡用主觀測試來判斷音質的哲學,因此會使用類似溫暖、生硬等形容詞來描繪從音響聽到的聲音。John 為了推廣他的想法,因此在 1962 年創辦了《Stereophile》雜誌,是第一個根據聲音而不是測量值來評估音響產品的雜誌。經過他的推動,果然也引起了風潮與運動。
左圖是John Atkinson(左)與 Jhon Gordon Holt(右)。John Atkinson是Hi-Fi News & Record Review,1986年加入Stereophile。圖片來源:stereophile.com
Harry Pearson 認同 John 的想法,也創辦了《The Absolute Sound》雜誌,這兩人的努力,讓聽感評論躍昇成為業界主流。原本在 1953 年由澳洲工程師 Fritz Langford-Smith 出版的 Radiotron Designer’s Handbook——當時是真空管及其電路的聖經——列出了對音響聲音描述的 70 多個詞語,其中大部分至今仍在使用。經過《Stereophile》和志同道合的雜誌努力,將主觀性的 70 多個單詞擴展到 300 多個詞語。這些詞語可分成擬聲詞 Onomatopoeia、意象 Imagery、感官 Sensories 三種,舉例來說:boomy 是擬聲詞,因為低音峰聽起來像 boom 這個詞。 airy 是意象,形容寬敞明亮的,形容聲音有一種廣闊開放的形象,就像一個有很多大窗戶的天花板很高的大房間,用來描述看似沒有限制的高音延伸。gritty是感官,含砂的形容,就像吃生菜吃到沒洗乾淨的沙子會有的感受。
我們實際來看看 John Gordon Holt 怎麼評論音響的。在一篇他對 Acoustat 2+2 loudspeaker 這對落地式喇叭這樣評論:
In other sonic areas, the Acoustat 2+2s are among the most listenable speaker systems I’ve heard. Even their low end is better than I am accustomed to hearing from full-range electrostatics, most of which tend to be full but loose at the bottom. The 2+2s still don’t have the awesome low-end detail of a large transmission-line system (let alone a very large horn), but their bass is very much in control, it has more detail and impact than most large electrostatics, and it blends seamlessly with the upper ranges (thanks to the lack of a crossover). The high end is typical of electrostatics—open, airy, and incredibly quick in response to hard transients and subtle inner details in complex material.
John Gordon Holt 對 Acoustat 2+2 loudspeaker 的評論
我們試著翻譯上面的描述如下:
在其他聲音領域,Acoustat 2+2 是我聽過的最耐聽的揚聲器系統之一。甚至它們的低頻也比我習慣從全頻靜電揚聲器聽到的還要好,其中大部分往往是滿的,但在底部是鬆散的。 2+2s 仍然沒有大型傳輸線系統令人敬畏的低端細節(更不用說非常大的號角了),但它們的低音控制得很好,它比大多數大型靜電喇叭具有更多的細節和衝擊力,並且它與較高的範圍無縫融合(由於沒有交叉)。高頻是典型的靜電單體——開放、通風,並且對複雜材料中的硬瞬變和微妙的內部細節做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快速響應。
這樣的描述中,使用了滿的、鬆散的、開放的、通風的形容,也指出關注的層面:低音控制、細節和衝擊力、硬瞬變、快速響應等等。這樣的評論參雜了喇叭的各種技術,再加上形容的變化,相較於客觀的各種數據量測,顯然更容易讓一般讀者接受。英文是如此,那麼我們就好奇華語這種更豐富的形容詞文字是如何描述聲音的感覺。如果您是音響入門者,那麼劉漢盛先生的這篇文章,勢必是要拜讀的大作。
華語音響入門應該要拜讀的〈音響二十要〉
對於華語界,有《音響論壇》創辦人兼總編輯劉漢盛先生提出〈音響二十要〉論述,將聲音品質做了一次統整,也無形中確立了對於音響聲音描述的一致方法,這篇文章對於聲音的鑑賞有很重要的地位,有興趣於音響的朋友都應該花時間好好拜讀。劉漢盛先生在〈音響二十要〉中提到:
自台灣有人開始寫音響器材的評論以來,有關音響器材表現的各種名詞、形容詞就一直處於不夠精確的情況下;而且,許多名詞或形容詞也一直被評論員或讀者們誤解、誤用,以致於產生許多不應該有的迷惑與矛盾。究其原因,中國人「差不多先生」的個性脫離不了責任,國內國外土洋雜用的名詞也是原因之一;最後,評論人員本身及讀者未能對器材評論中所用的名詞、形容詞深思也是幫兇。因此,許多評論甚至可說是玩弄文字遊戲,灌水填充版面之劣作。說得直接一點,許多評論文章距離應該有的精確、紮實境界還有一段距離。
劉漢盛先生〈音響二十要〉
這段描述清楚地說明了對於音響評鑑的事實問題。不僅每個人由自身的感受說了算,甚至用語、用詞都不考究,中洋夾雜,就算說的跟我們聽到的感受不同,我們也無從判斷文章是否正確,更遑論我們想要依此作為購買的判斷參考,可能受到商業手段下的引導。
劉漢盛先生的文章清楚地闡述了他對於音響聲音評鑑的標準,會採用的評斷標準。當然,中文的特性在於文句語意的模糊度往往很高,我們在描述聲音時,至少有像劉先生所說的二十要,指出了評論的主題,但還有一個程度會左右描述聲音在每個人的感受程度。比如我們說這聲音聽起來高音明亮,但明亮到什麼程度,每個人可能感受不一,我們說這蛋糕好甜,甜指出了味道的方向,但甜到什麼程度,那又是另一回事,可能我認為的甜,對你而言不那麼甜。不過聲音的感受有的人敏銳,有的人就比較遲鈍,有人認為某歌手高音聽起來很順,沒有勉強的感覺,有的人可能會說比較尖銳,聽起來不自然。這些形容詞有些是評測的方向,有些則是程度。
綜上而言,我們應該可以理解,對於音響的聲音評鑑,借由有經驗的評論家可以指出方向,但如果要求慎重,那麼你應該實際去感受看看,體會一下評論講的是什麼意思,我認同嗎?因為這並沒有一定的標準,而是個人感受的問題。
總而言之,看過二十要,大概後頭看完,前邊也忘了差不多,整理一張圖方便記憶,看久了,自然能反應。
聽感評論第一步。七個頻段:認識聲音的高、中、低三頻
我們對於聲音的描述分有7個頻段,也就是常說的高、中、低三頻區分。
剛剛所提的這些文辭語句的描述,都有評論的對象,就是我們常常提到的高、中、低三頻,每個頻段都有自己的特性,都能給聽者帶來不一樣的聽覺感受,因此就有各種文字作為形容。
關於聲音的頻率,目前我們能夠感知聲音的極限頻率範圍為20Hz-20KHz。一般我們將20Hz-20KHz的頻率分為極低頻、低頻、中低頻、中頻、中高頻、高頻、極高頻等七段。
極低頻,超低頻:20Hz-40Hz,感覺到的,不是聽覺
這個頻段的頻率重播時是需要借助於物理環境本身的共鳴,同時這個頻段的聲音已經失去了明顯的位置定位。超低頻(超低音)部分可以一直向下延伸到10Hz以下的頻率(次聲)。
而實際上,當頻率低於20Hz時候,人的耳朵的聽覺能力就已經很差了,但是依然可以借助胸腔和骨骼等的傳導,來感受它們的存在,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超低音有敲打胸膛的感覺!強烈的超低音還會使人有嘔吐的感受就是因為超低音作用在人的身體的表徵。
有一篇評論x12重低音喇叭的文章這樣描述:
…….玩家覺得正常調校能量不足,是因為你用的超低音喇叭30Hz以下頻段貧弱、不能發出更低的頻率、所以缺少了「該有的」極低頻下段能量,……平坦向下延伸至20Hz、能完整表現電影的極低頻成分,完全沒必要調高超低音輸出,就能聽到、用身體感受到強烈的極低頻能量。……在 16Hz 至 20Hz 的頻段,由於已經超出人類聽感的下限,就算量感充足「聽」感也不會清楚,但褲管、襯衫已經隨著X12輸出的極低頻能量而抖動!證明它能發出這麼低的頻率、且能量還很強。……它在高輸出狀態下,低頻仍然安定、清晰、一點都不含糊,不僅能完整表現出電影雄渾、厚實的低頻音效,快速、收放自如的特性使低音的強弱對比拉得很開,播放動作片、戰爭片時,更能感受到片中緊張的氣氛。
評論 M&K Sound x12 高階超低音喇叭
這就是在說明極低頻的表現,評論的器材是M&K Sound x12高階超低音喇叭。
這個頻段內的樂器很少,大概只有低音大提琴、低音巴松管、土巴號、管風琴、鋼琴等樂器能夠達到那麼低的音域。由於這段極低頻並不是樂器的最美音域,因此作曲家們也很少將音符寫得那麼低。
由於在實際的音樂演出中,一些設計優秀的音樂情境都是具有足夠多的超低頻(超低音)成分。對於低頻(低音)區,尤其是超低頻(超低音)的錄製和重播來講,通常要注意低音區要有足夠的低頻下限和足夠的低頻分量;其次就是器材對低頻的控制能力,尤其在喇叭的表現上。目前錄製技術層面可以做到10Hz以下,因此音響器材如果能夠適度的還原這部分的聲音成分,將會使重播時的低頻更加鬆弛,重播的音場更加寬闊和深遠!再看看這段描述:
舞台右邊有位藍人誇張地猛擊大鼓,我想很多人播放這段都會以為那是一個「假鼓」,這是因為只有聽到槌與鼓接觸瞬間的「皮音」、聽不到低沉的鼓聲,……,它讓我清楚聽出這個大鼓的聲音比舞台高處腳踩大鼓的聲音更低沉。
BlueMan Group: How To Be A Megastar Live!(BD)第18首「I Feel Love」
能夠很好地的重播超低頻(超低音)部分的音響器材,會讓人覺得特別舒服;相反的情況,就會讓人覺得量感不足,低音乾瘦。此外,由於超低頻與環境的共鳴時間比較長,在播放時容易產生慣性(延時),進而造成混濁感,聲音還原不夠清晰,一旦器材的低頻控制能力不夠,就會凸顯出濁的感受!
低頻:40Hz-80Hz
就是人們常常說的低音區域,實際就是人們耳朵能夠正常聽到的40Hz以上的低音區域。聲學上其實把100Hz以下都歸入低音區,但是音響上還是縮小範圍,將40Hz-80Hz這段頻率稱作低頻(低音)。
這個頻段主要有大鼓、低音大提琴、大提琴、低音巴松管、巴松管、低音伸縮號、低音單簧管、土巴號、法國號等。
構成渾厚低頻基礎的就是這個頻段,在音樂重播時候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這個頻段是可以用耳朵來聽到,也是最容易有聽感的頻段,往往讓人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低音,於是會產生聲音很低,而誤以為是極低頻。以下這段評論 Dynaudio Contour 60落 地式喇叭的描述,指的就是這個頻段的表現。
Dynaudio Contour 60 所展現出來的低頻延伸及氣勢,卻是讓我感到耳目一新,中段大鼓在音場中央遠處的敲擊,不僅形體十分凝聚,簡直就像是彈性十足的橡皮球一般!……如果這個頻段的量感太少,就會失去豐潤澎湃的感覺,導致中高頻、高頻相對突出,聲音失去平衡感,變得乾澀而不耐聽。評論中的描述,其實很清楚地指明一點,就是 Dynaudio Contour 60 在低頻的控制力相當出色。
中低頻:80Hz-160Hz
這個頻段對於聲音好聽與否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雖然只有一個八度的跨度。我們通常所說的「鋼琴低頻延伸不好」、「弦樂群沒有厚度」、「聲音沒有彈性沒有Q度」等等負面結果都是因為這段頻率的量感不夠所導致的。在樂器演奏中,特別是鋼琴獨奏更不可缺少這個頻段;假若這段頻率不足,鋼琴的規模感就變小了,琴音的豐潤感也不夠。
這個頻段是最讓音響發燒友頭痛的一段頻率,因為它就是造成平時我們聽音響時候覺得耳朵轟鳴的元兇。造成這種耳朵轟鳴的原因是這個頻段非常容易出現峰值!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峰值現象,主要是和聆聽環境的大小方正如長、寬、高尺寸比例等有關。
因為聆聽環境的不規則,大小比例失調等及其容易造成這個頻段的峰值現象。實踐中大部份的人為了去除這段惱人的峰值,就費盡了心思去設法吸收這個頻段,以便使耳朵不致於轟鳴。
但是,效果往往是當耳朵聽起來不轟然時,向下的低頻與向上的中頻也隨著中低頻的吸收減少而呈凹陷,使聲音聽起來變瘦,缺乏了豐潤感。於是,大家拼命的去減少這個中低頻段的峰值,結果反而造成音樂的可聽性大幅降低。
……《新編十面埋伏》的低頻量感雖不如前一曲那麼驚人,但電子樂器所烘托的低頻氛圍依舊飽滿,而古箏快速彈撥時的力道也顯現Contour 60之厚度。……當播放最後一首時,音場的深度與手打鼓拍擊的形體感之鮮明,同樣讓人留下十分深刻之印象,尤其手拍鼓的動靜暫態極為清晰,電子貝斯在後面隱隱蘊含的能量,以及曲末越來越微弱的音樂表情、終至嘎然而止的靜謐,透過Dynaudio Contour 60都有令人無可挑剔的細膩刻畫。
其實在超低頻、低頻、中低頻都有相同的問題。超低音喇叭最差的擺位:就在空間的正中央!試聽時感覺到的問題,有時候不要怪罪超低音喇叭,真正的問題是在空間。因此請避免正方形立體的空間,那是最不利於低頻的環境。
現在很多音響發燒友在比拼器材系統時候常說的幹、瘦、澀、乏味等就是由於這個頻段的控制力不好所表現出來的表徵。在這個頻段中的樂器包括了剛才低頻段中所提及的樂器以及定音鼓與男低音等。
中頻:160Hz-1280Hz
160Hz-1280Hz橫跨三個八度(32oHz、640Hz、1280Hz)之間的頻率,這個頻段幾乎把所有樂器、人聲都包括進去了,所以是最重要的頻段。國際標準音a1的頻率就是屬於這個範圍內,440HZ,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鋼琴上的「中央C」。
人們對樂器音域的誤解通常就是中音部分,如其實小提琴的大半音域都在這個頻段之內,但是一般人卻誤以為小提琴就是屬於高音部分,也有以為所謂的女高音的音域也很高,但是實際上女高音的最高音域也只是在中頻的上限罷了。所以說這個頻段的中頻頻率在音響上是多麼重要啊。只要這段頻率不足和控制不當,聲音的表現就會瘦薄。有時,這種瘦薄又很容易被誤以為是一種所謂的定位的假的焦點凝聚而自鳴得意。
中頻表現融合了寬鬆、甜美、緊實,以及彈性等特質,任何音樂類型都能呈現最具平衡的音樂美感。
音場寬鬆寬大、全頻段的解析力超優,帶有高度彈跳力與透明度的低頻表現更是顯盡頂級喇叭的各項優勢。
中頻的描述就如同上述的評論語句,網友可以多加體會。
中高頻:1280Hz-3560Hz
這個頻段有什麼樂器呢?小提琴約有四分之一的較高音域;中提琴的上限;長笛、單簧管、雙簧管的高音域;短笛的一半較低音域;三角鐵等都在這個區域。
從這些樂器的音域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中高頻其實很容易辨認,只要是弦樂群的高音域,或者木管的高音域都是中高頻。
高頻:2560Hz-5120Hz
這段頻域對於樂器演奏者而言,已經很少有機會涉入了。因為除了小提琴的音域上限,鋼琴、短笛高音域以外,其餘樂器大多不會出現在這個頻段中。樂器的基音儘管很少出現在這個頻段,但是,大多數的泛音卻是在這裡表現,甚至出現在更高的超高頻上!而基音與泛音的相加就是樂器的音色。如果沒有這個頻段的很好的表現,那麼聲音將會缺乏光彩!
從喇叭的分頻點設計看,這段頻音域全部都出現在高音單元中。當您將耳朵靠近發出高頻聲音的單體時,您所聽到的不是樂器的聲音,而是一片嘶嘶聲。從發出高頻聲音的單體的表現中可以再度證明,幾乎沒有樂器或人聲能發出高頻的基音,它們只是發出了基音的高倍泛音而已。
極高頻:5120Hz-20000Hz
高頻就已經很少有樂器出現了,而能發出極高頻的幾乎是樂器與人聲的泛音。一般樂器的泛音大多是愈高處能量愈小,換句話說,能發出極高頻聲音的單體要製造得很敏銳,才能夠清楚的再生一些我們常說的非常細微的聲音。由於超高頻的特性以及要求音響系統中最終的重播演繹角色喇叭的設計上對高音單元的設計和製造要求就非常的嚴格!
例如一個高音單元為了清楚再生所有細微的泛音細節,於是不顧一切的設計成很小的電流就能推動單元的振膜,於是就出現同樣由這個高音單元負責的大能量的高頻與部分中頻極可能時常處於失真的狀態,因為這二個頻段的能量要比超高頻的大太多了。因此許多喇叭的超高頻很清楚的時候,非常容易出現刺耳的現象。
4吋鋁帶高音瞬態特性好、反應速度快、高頻上限寬、失真小、泛音豐富。尤其是超高頻段的表現能呈現極致的通透感,樂器在空間中的泛音表現更加出色。
一般的喇叭在高、中、低三頻都是平衡的,聽著感覺很自然。但也有一些耳機會突出其中某一頻段,以達到不同的聽覺效果。比如,突出中頻在聽男聲音樂時會得到很厚實的感覺。突出低頻聽搖滾電吉他電貝司可以得到很震撼的感覺。突出高頻在聽女聲或管弦樂時會得到優美陶醉的感覺。任何音響器材要求全部均衡,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能夠做的相對理想,都已經是相當昂貴高價的設備,因此購買時,就必須要先清楚認識自己的需要。
如果是喜歡看電影,聽聽流行樂,那麼中高頻段表現好,再加上一顆有份量的重低音,就能滿足需要。一些古典音樂的演奏樂器會出現的頻段表現,顯然就相對不那麼重要。
了解了聲音的頻段,我們就能清楚地指出,聽到的聲音呈現出什麼感覺,再對照我們主要的娛樂偏好,是電影、古典樂、流行音樂、爵士、搖滾等,就能知道應該要掌握那些頻段表現相對更好的,也就能選出適合自己的音響。
聽感評論第二步:一些常見的形容詞到底說什麼?
雖然沒有硬性規定要怎麼形容聽到的聲音,文學家甚至妙筆生花,可以生動地把讀者帶進作者構築的感受場景。Hermann Hesse 在《荒原狼》中有一段對爵士樂的描寫:
站在那兒聞了一會兒,嗅了嗅那帶有血腥味的刺耳的音樂,惱怒而又貪婪地聞了聞大廳裡的氣味。抒情的那一半音樂憂鬱而又悅耳,非常傷感;另一半則非常粗獷,變化無常而節奏強烈;然而這兩部分又天真爛漫、和諧地融成一體。這是沒落的音樂,最後幾個皇帝統治羅馬時肯定有過類似的音樂。和巴赫、莫札特以及真正的音樂相比,這種音樂簡直是胡鬧;但是只要一加比較,就知道這一切就是我們的藝術,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所謂文化。這種音樂有個優點:它非常坦率、純樸、誠實、天真、愉快。在這種音樂裡包含有黑人味,美國味,對我們歐洲人來說,黑人和美國人那樣強壯,顯得非常有生氣,非常天真。
《Der Steppenwolf‧荒原狼》赫曼·赫賽,Hermann Hesse 1928年
這樣的文字描述,主觀地構建了角色對於音樂的感受,描述的主體是現場的爵士樂曲,文字中用了對聲音常見的形容詞:悅耳、刺耳、強烈,而更多的是非典型對聲音的形容,例如:天真爛漫、和諧、坦率、純樸、誠實、天真、愉快,這些帶有感情、個性的形容,更有黑人味、美國味、羅馬時等對文化的用語。這些不同的用詞交織,企圖將大眾化的普遍印象延伸,與作者想要傳達的感受共鳴。
換成對音響發出的聲音評論,其實做的是同一件事。不過不是每個人都是情感細膩豐富且用語高超的作家,因此需要一些共同能理解的詞語,這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語句。接下來我們來認識一些術語,在嘗試走向專家路上,學會專家如何講話。
- 聲音明亮:整個音域範圍內低頻、中頻成份適度,高頻段量感充足,並有豐富的諧音和諧音上較慢的衰變過程,混響適當,失真小,瞬態響應好,聽感明朗、活躍。相反的聽感評價就是聲音糊、晦暗。
- 聲音豐滿度 即溫暖感,中、低音充分,高音適度,響度合宜,混響適中,聽感溫暖,舒適,富有彈性。不良的系統則聽感單薄、乾癟。豐滿度應與音樂的形式和樂器的特性一致。主要與混響時間及其頻率特性有關。
- 聲音厚:低頻及中低頻量感強,特別是100~600Hz聲音出得來,高頻成份夠,聲能平均能級較高,混響合適,失真小,聲音厚實、有力,能反映聲源的動態範圍。具有相反意義的聽感評價:單薄。
- 聲音有水份:中高頻混響足量,頻響寬且均勻,聲音出得來,有一定的響度和亮度。失真小,混響聲與直達聲的比例合適。在聽覺上感到不干、圓潤、有水份。具有相反意義的聽感評價:聲音發乾,乾澀。
- 聲音清晰(清澈):頻響寬且均勻,整個頻帶諧波失真和互調失真小,混響適度,瞬態響應好,中低頻段適度,高頻段沒有噪聲和失真,並能出得來。語言可懂性高,樂隊層次分明,聲音有清澈見底之感。相反則是模糊,渾沌,聲像不明確。
- 聲音平衡度:高、中、低音均衡,左、右聲道一致性好。不良的系統則不平衡。
- 聲音真實:能保持原聲的特點。不良的系統則聽感不真實,失真,有聲染色及炸、破、顫抖等現象。
- 聲音有力度:聲音堅實有力,有衝擊力,出得來,能反映聲源動態範圍。中低頻段量感充足,高頻不缺,混響足夠,失真小,聲音堅實有力且出得來。反之則力度不足,無力,動態範圍受壓縮。
- 聲音結實:中低頻段聲能平均能級較大,高頻及中高頻不缺,直達聲比例較大,混響聲適量,響度高,失真小,聲音厚實、明亮。相反則是聲音空。
- 聲音柔軟:鬆軟感,聲音擴散良好,鬆弛不緊。低頻段頻響展寬,低頻、中低頻也下得來,高頻段無峰值高音不刺,聽感悅耳、舒服。混響適當,失真小,阻尼好,在聽覺上感到柔軟舒適。相反則是:聲音硬。
- 聲音混─乾 此由混響時間及特性決定,應根據音樂和樂器的特性決定混響有無。
- 聲音木:高頻及中高頻欠缺,低頻及中低頻成份較多,但量感不足,混響時間偏短,聽起來不活躍、呆板。
- 聲音縮:聲能密度較小,聲音送不出來;缺中音,混響聲少,響聲低,清晰度差,音色不豐滿。
- 聲音脆:中高頻及高頻成份過多,低頻成份不足,整個頻帶頻響不均勻,失真較大,聲音單薄、不厚實。
- 聲音發尖:低頻量感不足,中高頻段(2kHz~6kHz)提升過多,頻響分布不均勻,失真大,在聽覺上感到刺耳。
- 聲音發悶:低頻量感過強,特別是在150Hz左右,且低頻段失真較大,瞬態響應不好,高頻和中高頻成份欠缺,在3kHz~4kHz以上嚴重衰減,高頻混響不足。
- 銅皮聲(或稱金屬聲):中高頻某段突出或在諧振峰,頻響不均勻,失真大,欠陰尼,瞬態響應不好。質量不好的動圈傳聲器或高音揚聲器,在聽覺上常常會感到音質硬,且伴有一種銅皮聲,俗稱為金屬聲。
- 聲音發飄:聲能平均能級較小,響度低,缺少中音,直達聲不夠,間接聲過多,造成聲音焦點不實,聲像發虛且飄動。
- 聲音發炸:聲能密度過大,高頻及中高頻成份過多,且在高頻段有噪音,有過載削頂失真。
- 聲音發破(劈):聲能密度太大,嚴重的諧波失真和互調失真以及過載削頂失真都會產生破的感覺,嚴重的還會伴有「噗噗」的雜聲。
- 聲音發沙:通頻帶失真較大,有附加的高次諧波,且伴有瞬態失真,聽覺上感到聲音沙啞。聲音發毛:高頻有中高頻成份過多,且在這個頻段有噪音及失真較大,在聽覺上有高頻附加音,聲音毛糙不乾淨。聲音發散:聲音不結實,焦點虛,主旋律不突出,混響過大,中頻欠缺,頻響不均勻,聽覺上感到聲音凌亂分散。
- 聲音發哄:低頻中頻某段誇張,有共振,頻響不均勻,混中央委員太長,例如混響使用不當,就會有一種哄哄的「浴室效應」,在300Hz提升過多也會產生哄的感覺,影響清晰度。
- 聲音立體感:能清晰感到聲源在空間的各自位置,聲像定位準確,聲像群分布連續,有適當寬度及縱深感。不良的系統則定位漂移,聲場缺乏縱深感,寬度不當。相關的形容有清晰、漂移。
- 聲音愉快:聲音的染色、諧波的互調失真、太多的混響、太多的頻率補償、能聽出的限幅效應等,都將產生不愉快的重放聲,不愉快的聲音即無真實感。
- 聲音自然:傳聲器使用不當,音色補償不當,都將造成聲染色,聽音室內有駐波或共振,也會引起聲染色。
- 聲音透明:此為諧和度,渾濁的聲音不能辨別和清楚地聽到各個單樂器的聲音,而整個重放聲有混為一體之感。低音及混響過度都會造成放聲渾濁感。
- 圓潤─粗燥:此為圓潤度,房間的共振,聲音的染色、失真,太多的混響,錯誤的混錄,都會產生難聽、粗燥的聲音。
- 聲音響─輕:此響度與產生「豐滿——乾癟」及「動人——平淡」等主觀感覺有關。
- 聲音寬─窄:立體聲的聲像大小。
- 深度─平面:立體聲的縱深。過度的中音及狹窄的高頻擴散,都將造成聲場前沖現象,反之則出現後縮現象。